顯示具有 生物觀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生物觀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

有趣的水螅

以前在生物課本中看到水螅的介紹,總覺得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生物,他行的是無性的出芽生殖, 課本上只有一張照片,就是一隻大水水螅身邊連著一隻小水螅,課本上還說他細細的觸鬚,會像水母一樣麻痺經過的小生物,然後再將小生物放到口器裡面去消化,這簡直是太神奇了。但是我從來沒有親眼看到水螅的樣子,網路上查到水螅其實在乾淨的小水溝裡面就可以找到,但是從我家小孩還小的時候,每次帶著他們去家裡附近的水溝撈蝦子的時候,我總是會順便看看是否有水螅的樣子,好不容易在半年前終於被我發現水螅的蹤影,雖然他是那麼的小,但是仔細觀察,還是可以看到他觸鬚的動作,沒幾天我也在它身邊發現了冒出芽的小水螅,甚至看到他捕食的樣子,只是他的觸鬚可以像水母一樣產生電流或是麻痺的效果,一直都沒有辦法有效的觀察到。

為了想觀察這樣的現象,我想學習應該養在有更多生物的環境,或許這樣比較容易觀察,於是我養了一缸小蝦還有孔雀魚,在試著把繁殖出來的水螅移進去,但是水螅每次被驚動之後總是說成一小團,移進水族箱之後就消失了,試了好幾次,好不容易在兩個禮拜前,我在一株水草的上面發現了一隻水螅,沒多久又發現的第二隻、第三隻,甚至也看見帶著小芽的水螅,真是有趣。

昨天有一隻小蝦往水螅的方向走過去,當他碰到水螅的那一霎那,咻的一下彈開,把我嚇了一跳,那不就是一隻小小的水螅嗎?怎麼有這麼大的威力?

今天有一隻比較大的螯蝦(大約3公分),站在水螅的旁邊,看了大約10分鐘之後,螯蝦又往水螅的方向走過去了,當他碰到水螅的瞬間,也是突然間的彈開,彈的距離更遠,這隻螯蝦彈開之後,感覺有些悻悻然的愣在那邊,然後默默的用他的第二對手,慢慢的刷著眼睛、蝦槍、觸鬚等等,好像真的是受傷了,在他刷了十幾秒之後,這隻螯蝦才又繼續覓食去了。

這就是電走螯蝦的水螅

進食的水螅

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

清水的陌生客--象鼻蟲

3月31日,自然教室來了一個陌生的客人,小東拿著竹筷子,讓它爬在上面拿來問我,是否認識它?

他可能是受了驚嚇,移動也不動的停在竹筷上,所以我們可以盡情的對它拍照。





它怎麼來到這了?
它是誰?
怎麼在清水這麼久了,從來沒有見過它?

在進一步的追蹤之下,發現原來它是「香蕉假莖象鼻蟲」,喜歡吃香蕉的假莖。

但是學校沒有種植香蕉的情況下,怎麼會跑來學校,也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!

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

我們周圍的生態系

在牆角結網的長角蜘蛛(人面蜘蛛的一種?)漸漸長大,今天他抓到一隻蜂,並且用網將他裹住,最後就像是娃娃喝鋁箔包飲料一樣,緊緊抱住並津津有味的吸允。

回到教室,孩子興奮的說,修毅你看那隻蜂,他抓著一隻毛毛蟲!是的,一隻胡蜂正帶著一隻跟他體型類似的毛毛蟲,奮力的想帶回巢裡。

生態系的研究,其實也就是食物鏈中生生不息的循環,就像是黃石公園的生態與狼群的關係一樣。




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

生態瓶中的鬥爭

去年,配合課程需求,我們設計了幾種不同的生態瓶,在玻璃容器中,置入水、土、水草、少許螺,甚至有些孩子也放了小魚或是蝌蚪,我們可以就近觀察生物的生長方式與活動。

今年又再一次製作生態瓶,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仿照過去的模式,做成水生的生態瓶,於是我想做一些不同的調整,改成部份陸生或是全陸生的生態瓶,想看看到底不同的生態瓶中,生物的差異是什麼?

在一個玻璃瓶中,我填入半瓶的腐植土,也將土中發現的兩隻蚯蚓放進去,接在在上方放入一些蘚苔類的植物,注入一些水分(使土壤保持潮濕)。不多時,我發現原來土中竟有著許多的螞蟻,看來在挖腐植土的時候,我也將其中的蟻窩放了一些進來。

第2天
螞蟻很快的重新築起一些通道,蘚苔植物也適應的不錯,但是螞蟻要吃什麼呢?沒東西吃會餓死吧?

第4天:
這疑問出現的第三天,恰巧我正在吃地瓜,想著就順手剝一小塊地瓜進去,果然,螞蟻立即出現兵開始掘食地瓜。

第5天:
隔一天,地瓜還在,但是螞蟻卻消失了,他們不吃了嗎?

第7天:
又隔兩天,地瓜開始長出一些毛,原來黴菌已經悄悄殖入這個生態中。

第9天:
黴菌蔓延的速度很快,整個地瓜已經被黴菌包圍。

第10天:
地瓜的某個區域成為青綠色,其餘白色菌絲已經開始向蘚苔上攀生。

第12天:
白色菌絲幾乎佈滿了所有的蘚苔上面,而被覆蓋的蘚苔則呈現枯萎狀態,就像是被姥姥吸乾的殘駭一樣。

第13天:
隨著蘚苔開始枯萎,白色菌絲也慢慢的委縮,土壤上面僅剩些許逃過一劫的幾根蘚苔植物,似乎正要伺機而起,準備重新光復他們的版圖。
螞蟻再次出現蹤跡,他們餓了嗎?而我恰好手中有蜂蜜燕麥,於是再剝一些進去,看著他們立刻呼朋引伴的出現,慢慢的搜尋燕麥棒碎屑,再搬到土壤的秘徑中。
突然間,一條細細白白的線,從兩隻螞蟻旁經過,那應該是一條剛出生的蚯蚓,但是厭光的特性使它一下子就消失在我的眼前。

未來的狀況,我們目前不得而知,但是不同生物間的競爭與消長,勢必不斷的出現,贏家、輸家,其實都是生命的過客,重點在於當下的你,是否已經盡力。

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

誰殺了盤絲洞主?

在人面蜘蛛飽餐一頓之後,他繼續高掛在鋁門窗上幾天,直到學期結束,彷彿這是他的地盤一般,旁的生物、人物,也不敢輕易靠近,深怕一不小心,就又再次成為這蜘蛛的盤中飱,儼然就是盤絲洞主一般。

在暑假結束一週後,我們因為練鋁的事情,必須回到學校一趟,停好車子,我們就迫不及待的看看人面蜘蛛的新進展,可是我卻遍尋不著他的新蹤跡,怎麼回事?

好不容易宸佑、宸育傳來消息,他們似乎發現了蜘蛛的殘骸了。

殘骸?怎麼可能?他不是盤絲洞主?不是連壁虎都被他吃了?怎麼會只剩下殘骸呢?

從這些殘骸看起來,蜘蛛的身體都被嗑掉了,只剩下背上的硬殼、長長的硬腳,甚至是他的大門牙。
我幾乎不能相信這樣的結果,難道說這裡還有他的天敵?到底是誰?

這個謎底看來只好請清水的柯南來協助破案了!

暫時,我們也可以將這個未竟之謎納入清水的懸案之中。


人面

集中在一起的殘骸


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

人面蜘蛛獵虎記

2014.07.03
修毅,窗戶這裡有一隻很大的人面蜘蛛哩!
欸,真的,我們把它移到昆蟲箱好了。

看這隻人面蜘蛛的周圍,並沒有蜘蛛網,看起來應該是這一天早上,不知道怎麼樣被轉移過來的。移動它的時候,蜘蛛一度迅速的垂降到地板,但是還是被我用罐子裝起來,移到昆蟲箱去。

這個昆蟲箱,從上學期的密閉方式做起,到這學期已經就是半開放的方式存在,一株龍葵倚著鋁窗長得老高,許多昆蟲來來去去,底下的土裡,其實也已經住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生物,昆蟲箱的第一格,我放了水,也放了幾隻大肚魚來對抗孓孑,整個來說,就是讓它自在的形成一個小生態吧。

人面蜘蛛放進去之後,它靜靜的在土上面沈靜的待了一陣子,等人潮散去,它就偷偷的爬到鋁窗上面,然後繼續等待,有沒有結網的跡象,那就這樣吧。

隔天,人面蜘蛛在昆蟲箱上方的屋頂與樑間,織了半個網,看起來是那麼的不穩固,隨風吹盪的,但是蜘蛛卻能用其中的三隻腳,穩穩的沾在兩根網上,成了一個有效的三角形,依舊是靜靜的等著,沒有動靜。

2017.07.10
過了七天,幾乎都忘了人面蜘蛛的存在,也不知道什麼時候,它已經將網子改到右邊,就接著龍葵與鋁窗的中間,這回它搭了一個漂亮的網,只是,風來風去的,它卻還是一無所獲,我也有些擔心它會餓死。

誰知道這天一到山上,老衲就語帶懸疑的告訴我:「修毅,你一定不相信,那隻人面蜘蛛它抓到了什麼?」

不會吧!難道它也抓了一隻蛇?那個昆蟲箱上面,誰可不好爬阿!

不是啦!但是也是一隻很難相信的動物。

動物?這聽起來有夠懸疑的,我放下書包立刻過去瞧瞧。

其實第一眼我看的並不真確,還看不出個所以然來,旁邊的孩子們已經在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,那不是一隻壁虎嗎?

是的,那是一隻壁虎,一隻體型大約是人面蜘蛛身體兩倍大的壁虎,應該屬於中型的成熟壁虎,蜘蛛的網子已經破了一半,而壁虎的眼睛也閉了起來,看起來是曾經有那麼一場驚心動魄的爭鬥,只是壁虎不幸落入這個巧妙的陷阱之中,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了,還是無法逃脫這個網羅,在費盡心力之後,在無力回天之後,壁虎默默的閉起眼睛,等待蜘蛛來斷開一切的牽連。

對蜘蛛來說,這是這七天來難得一見的大餐,當蜘蛛網的末梢傳來震動的同時,它就知道即將可以飽食一頓,只是這個震動太過劇烈,它也沒有把握它密密實實織覆的網羅,是否真的能夠阻止獵物的行動,當第一根絲斷掉的時候,它準備採取行動,它要直接的撲上前去,要給他致命的一擊,畢竟這個獵物雖然比它大,但是卻無力抵抗它的巨牙,看著壁虎在網上翻滾、扭曲,第二、第三跟絲也接著斷了,但是壁虎卻也被絲上的黏珠困住,一絲絲的沾覆,一圈圈的纏繞,蜘蛛也跟著放慢動作,它無需大費周章了,壁虎已經被斷裂的半面蜘蛛網束縛,蜘蛛慢慢的接近,然後張牙一口,在咬著的瞬間注入麻醉藥劑與特殊的酵素。

這隻壁虎有些大,酵素的作用沒法那麼快的蔓延,於是蜘蛛一邊用巨牙箝制壁虎,一面用兩隻腳慢慢的移動壁虎的位置,接著另一口、第三口、在一口的在壁虎身上連續的注入酵素,壁虎早已不動了,而蜘蛛咬著最後一口之後,它也不動了,它要開始慢慢的吸食這美味的壁虎濃湯,這是七天以來最像樣的一餐了。

一整天下來,只要是我經過人面蜘蛛的旁邊,我幾乎察覺不出來蜘蛛的移動,莫非這一餐太大餐了。

2014.07.11
上到山上,第一個想法就是去看看蜘蛛的這一餐如何了?

只看到蜘蛛雄踞剩餘的網上,壁虎已經不見了,是吃光了嗎?還是掉下來了?

在附近找了一下,後來在桌腳發現這隻已經成了乾的壁虎,突然間我想到了「倩女幽魂」裡的姥姥。

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

小雨蛙蝌蚪觀察

在生態溝旁邊,我們佈置了幾個大水桶,一方面可以作為水質的初步過濾之外,也可以作為不同生物的隔離觀察。

在偶然的機會,我先撈了一些不太一樣的青蛙蛋進入蝌蚪飼養桶中,過了幾天,我就發現這些蝌蚪跟其他過去看到的蝌蚪不太一樣,幾乎是透明的,遠遠看,整個身體就只剩下三個嘿點點,眼睛與肚子裡的內臟,其餘部位,幾乎是透明的。
第一張照片,由於對焦不好,只能看到一點點樣子
2014.05.12攝於蝌蚪飼養桶

放在手上在拍一張,比較能夠感受它是透明的
2014.05.12攝

這樣的蝌蚪,我倒是第一次看到,於是上網請求專家給予指導,我過去的夥伴,一位目前任教於台南的生物老師,煜鈞,告訴我,這應該是小雨蛙(Microhyla ornata)的蝌蚪。

哇!這可真是特別,每到陰天即將下雨的階段,我只聽到整個校園佈滿雨蛙的鳴聲,但是卻從來沒有見過他的廬山真面目。這下可好了,我們有機會看看這個雨蛙的成長。

又隔了四天,小蝌蚪有明顯的變大,也變得比較不透明。
稍微長大的蝌蚪,2014.05.14攝

全長大約有12mm,2014.05.14攝

拍一下它的側身,身體的比例顯得大了許多,2014.05.14攝


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

清水農場的記錄-容暄

轉眼間,小雞的身形已經大了許多,容暄每週幫小雞記錄,其中一隻黃雞的體重,明顯增加為原來的三倍以上,希望這群小雞可以順利長大,也能順利的在這片幽靜的林中生活下來。







清水小校官網

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

清水農場的觀察紀錄-許溥-2014.03.18

我的紅豆
總高27.5cm
葉子長4.5cm
葉子寬4.0cm

3/18還有用石頭把紅豆圍起來,好讓紅豆長直

3/18施了一瓶液態肥,是以水4液態肥1的比例來吸適,總共有十株紅豆,所以我這株分到了10分之一的肥料


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

清水農場的觀察紀錄-許溥-2014.03.04

我選了一群有兩支紅豆歪掉的紅豆群為觀察目標
我覺得我看到她就很想讓她不要歪掉

就有點像是想要看到
一個彎腰的老人再度站起來
的那種期待
所以我選了它

修毅要我觀察紅豆並且寫下紀錄!

但是我還沒有量他的高度
所以我還不打算繼續寫

先告一段落囉
881~



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

清水的鼴鼠

前幾天才看到漢帝的夥伴Po了在田地工作遇到鼴鼠的圖片,沒想到今天紀律就在校園發現了一隻鼴鼠,可憐的鼴鼠也就這樣被紀律咬了一口,幸虧大哥正在校園試射十字弓,看到這一幕,趕緊從紀律的口中,救出這隻可憐的鼴鼠。

對大家來說,鼴鼠算是不常出現的動物,同學們都很好奇,也因此大家對這隻可愛的動物都顯得好奇,這些傳閱的動作也可能讓這隻小動物更覺得害怕,當我們重新將他放到他被發現的土地上時,他也顧不得腳上有紀律的咬傷,奮力向土裡邁進。

可憐的鼴鼠綣起身子

小小的眼睛,碰到照相的LED燈,似乎非常不舒服。(Sorry)

一碰到土就立刻要鑽入土中

一群學生與家長都好奇的看著可愛的鼴鼠回家

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

再造昆蟲箱

清水小鎮從正在觀察昆蟲的我旁邊經過,他說:修毅,這個昆蟲箱玻璃不夠乾淨,我們把它重新整理好不好?

哇!真是太棒了,早上老包還在問我,是不是已經有孩子願意照顧昆蟲箱,現在小鎮就問我這事情,只是暫時還不能就這樣認定小鎮就是負責人,因為不確定小鎮是一時興起,還是具有強烈意願。

再進一步試探性的詢問小鎮,怎麼想到要清潔這昆蟲箱的玻璃?小鎮回答是因為都看不清楚,所以覺得很遜!

好吧!我承認一開始我沒有清潔的足夠徹底,所以現在玻璃上還是有些汙漬,但是這也是放在我家陽台五年的累積阿!他從我家的小水生池搖身一變現在的昆蟲箱,只是因為功能不同,目前需要的清潔程度也不太一樣。

但是小鎮似乎需要幫忙,在探尋了幾位同學之後,宸育表示可以幫忙,於是他們倆利用第一堂電腦課的時間,將昆蟲箱大致整理,也加了一些新的草進去(蚱蜢真的吃的太快了!),然後就又重新復原了。

感謝小鎮與宸育的協助,新的昆蟲箱樣貌明亮許多,也對於我們未來的觀察,會更有益處的!


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

再見了小潘潘!

經過昆蟲箱,看到小攀木蜥蜴(小潘潘)正在水池中,過去幾天也有這樣的經驗,看到小潘潘在水中尋找獵物,但是總是看他頭左右搖擺卻一無所獲。

我們的昆蟲箱其實是一個半封閉系統,草叢中間的小飛蚊,其實並不多,相對來說,小潘潘的食物來源就非常有限,這幾天觀察下來,他似乎虛弱許多。

裝完水準備回辦公室,又再經過昆蟲箱,看到小潘潘已經側翻在水中,不太動了,於是啟動緊急救護系統,將他撈出來,想了想還是讓他回歸大的校園環境吧,畢竟這個小系統是不適合他的!

再見了小潘潘,改天我們在校園中再相會了!


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

昆蟲箱

在生物課程中,有時不禁會想,該如何與孩子們自然而然的談談生活中的自然與生物、人與環境、生命的循環、......。

我想在清水是有最好的條件的,這裡的環境中有著許多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,只要能夠仔細觀察,總是可以隨時看到不一樣的昆蟲、動物。

然而為了讓觀察能更仔細,我還是想設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昆蟲箱,在這裡,有水生動植物區,也有陸生動植物區,我們可以近距離的觀察這些動植物的交互作用方式。

當我將水族箱帶到學校之後,我們還需要一位志工可以幫忙,很高興我們的小浦哥願意擔任這個角色,在一番討論之後,小浦哥今天已經完成了灌水、放水草、裝土、種草等工作,接下來小浦哥也開始構思如何設計一個有網子、可以方便餵食或是放入其他動物的蓋子。

想到這裡,我更期待這個昆蟲箱的完成了!




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

來自清境的一隻特別蜘蛛

昨天下午入住清境農場的「宿霧山苑」,今早在樹上發現一隻很特別的蜘蛛,他結的蜘蛛網,是一種立體空間的結構,很令人不可思議的結法,裡面還有一個他的私密房間喔!


整個蜘蛛絲呈現一個非常混亂的結構,一開始我還想蜘蛛到底在哪裡呢?沒多久才發現原來蜘蛛絲的另一側有個洞,洞的結構也呈現類似螺璇的形狀,蜘蛛就是躲在裡面。





為了想看看蜘蛛覓食的狀況,我們抓了一隻蒼蠅,然後丟到蜘蛛網上面,一瞬間,蜘蛛就衝出來,將蒼蠅給抓回去洞裡面去了,整個過程真的非常迅速。

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

壁虎

哈哈,最近偶然間竟然看到許多壁虎的現象,
先是大約10天前看到的壁虎打架,如以下影片:

剛開始以為只是壁虎在接吻,心想會嗎?不是只有人類會接吻嗎?
才想要拿相機時,右邊的壁虎就開始激烈的扭動,
原來是舌頭被另一隻壁虎咬住了!
哇!這可真新鮮哩!壁虎竟然打起架來了!
猜測原因是兩隻同時抓到同一個「獵物」,
導致右邊那隻的舌頭被卷到左邊的壁虎口中,
這也可稱是「壁虎喇舌事件」。
總之,最後兩隻都滾到地上,
但是我出去之後之看到一隻,
另一隻不見了,而誰是誰,我也一無所知!

今晚,又在同樣的地方,
看到一隻身手矯健的壁虎,高興的追逐著飛蛾、飛蚊等,
突然間看到它的肚子有兩塊白白的,
這是平常都沒有看到過的,
看那形狀,莫非是「蛋」,
於是Chad、Vito、Yoyo都興奮起來,
畢竟誰也沒見過懷孕的壁虎阿!

如果影片看不清楚,以下的照片應該會清楚一些!

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

整理屋子的時候,發現有一顆白色的小球,詢問在旁邊的Yoyo,這是不是他掉的球?
Yoyo接過去端詳半天,然後「哇」一聲,「巴比!那是一顆蛋耶!」
蛋?真的假的?
原來Yoyo想說這是什麼球,丟到地上看看會不會彈起來,結果就破了!


真是遺憾!
沒多久還在一旁看到一個已經破了一陣子,而且已經完全扁掉的蛋,看來這正是壁虎繁衍的季節!

2008年8月12日 星期二

吼!你們太過分了!

這是我家哩!
一點都不尊重人家,
竟然在這裡行那苟且之事!

天理何在啊~~~

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

一種蛾?

  在花叢邊突然發現有一堆蟲大便,個個都『很粗』,心想這隻蟲應該不小,竟把我們的『非洲鳳仙花』吃的光禿禿的。


  仔細找過之後,終於再另一株『非洲鳳仙花』上找到它的形跡,吼,又肥又大的,長的還真是其特。


  記得幾星期以前,一個朋友在談到種花時,他說最好不要選『非洲鳳仙花』,因為他屬於外來種,在這裡沒有天敵,所以蔓生的很快,會侵蝕掉本地種的生長環境,使本地花種失去生長的空間,看來朋友的說法可能有誤,不然就是終於有其他的物種演化成它的天敵了!


PS. 不知有誰認識它,是誰的寶寶請告知一下,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