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

分解與合成

在探討『分子』是什麼的時候,有同學回答:由數個原子所組成的穩定結構。

那原子如何來『組成』呢?

又有同學回答,就是用型態來組成阿!

嗯,這是什麼意思?有些不懂耶!

有時候我們在思索問題的時候,難免會用一些自己可能不清楚的名詞來回答,結果是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在說什麼。

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,我鼓勵孩子用最簡單的詞句來說明一個現象、用最嚴謹的說法來定義一個定理,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慢慢的理解這個透過數代的科學家所堆積出來的知識架構。

當然,就分子來說,他其實是透過電子交換的過程,來形成一種對原子彼此都穩定的架構,而這樣的原子架構,就是一個分子。

在實驗中,孩子觀察有包鋁箔與沒有包鋁箔的筷子在酒精燈上燃燒的狀況,有些做過實驗的孩子,可以清楚說出來會有可燃性氣體從鋁箔的開口端噴出,如果用打火機點上,那個氣體就會持續燃燒,但是,那些氣體是什麼?

又有孩子說是『竹氣』,那『竹氣』又是什麼?

有時我們也會不小心創造出一些名詞來簡化思考,但是得到這個名詞就是我們要的東西嗎?這個名詞有辦法解釋這種可以燃燒的氣體是什麼嗎?

這種氣體的出現與包不包鋁箔相不相關?

那有包鋁箔跟不包鋁箔的竹子燒起來有什麼不一樣?

包鋁箔的竹筷子,一開始燒的時候有氣體冒出來,那是什麼?


想不到做個簡單的實驗竟然出現這麼多的問題,到底該怎麼辦呢?

且待下回做完實驗繼續分曉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