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

虎克定律

虎克是誰?

虎克定律又是什麼?

其實虎克並不是我們熟知的那個虎克船長,而是那個發明顯微鏡且發現並命名細胞的羅伯特·虎克,不單單如此,他還是一位發明家、物理學家與博物學家,套一句現在最夯的說法,他其實就是一個創客 (Maker)。

好了,我們來談談虎克定律,而這個定律與虎克在多次的實驗之後,觀察到彈簧變形量與彈簧受力成正比,於是定出 F=kx 的關係,這個等式中,我們可以知道力量 F 與彈簧的伸長量 x 有著正比的關係。

所謂的正比關係,如果畫在直角座標上,就是通過座標原點的一條向第一象限右上方斜過去的直線,但是這條直線可以通過實驗得到嗎?

所以我們就實驗看看囉!

分成兩組,給了相同外觀的彈簧,與相同的法碼,請同學測量出彈簧的全長與法碼之間的關係,並填入表格中,在一陣忙亂之後,我們有了以下的結果:

在這些數據中,我們發現了 A 組在掛第 3 個法碼之前,基本上就沒有正比的現象,而 B 組則是在第 2 個法碼之前,也沒有正比的現象。而且實驗數據顯示,每次加一個法碼上去的增長量並不一致,有些是 2.0 公分,有些是 2.1 公分,甚至來到 2.3 公分的差異,這些差異來自於哪裡呢?

有些同學想起來過去討論測量時的經驗,所以直覺的說那是「測量」的誤差,但是這麼大的誤差(第一個法碼幾乎沒有拉長),基本上不可能是測量造成的結果,但是這其實也是誤差,它是「生產誤差」。同一批彈簧在生產的過程中,也會因為種種條件的變異,使得結果有有些微的差異,我們在運用這批彈簧時也要避開這一個區間。

接下來,我們觀察兩組實驗的的第三個法碼以上的結果,基本上每增加一個法碼,會使彈簧長度增加 2.0~2.3 公分之間,比較多的測量數據則是落在 2.0 與 2.1 公分。好,為什麼有這些差異?

A:那一定是測量誤差!

嗯,說得好,這是測量誤差,那麼 2.0 、2.1 以及 2.3 公分,那一個數據比較準?

B:...,我覺得應該是 2.1 公分吧!

C:不對,我覺得都可以,因為這是測量誤差,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,而是都可以接受,主要是看尺的刻度,修毅給的尺最小刻度是0.5公分,所以小數以下一位是估計值,這三個數據都可以接受。

太好了,你們都沒有忘記測量估計值的部份,其實這三個數據都可以接受,而且我們不能說那一個比較正確,或是那一個比較不正確。既然如此,假如我們用這個彈簧伸長量均衡的部份去做一個秤,在秤取重量的時候,我發現某個物體放到秤上面去,可以讓成伸長 4.0公分,請問這個物體的重量應該相當於幾個法碼?

......

突然間的一陣靜默之後,我將問題轉換一下,我問同學,這個秤的伸長量多少時,我們可以將上面的物體重量視為一個法碼重?

B 說,可以說是 2.0 到 2.3 公分嗎?

C:我覺得應該是 2.05 公分。

那,其他同學覺得那一個比較好?

D:我覺得都可以耶!

如果都可以,請問剛剛那個物體是伸長 4.0 公分,他的重量應該是幾個法碼呢?這時候秤上面的指針應該指到哪裡?

C:我覺得應該用每個法碼平均伸長 2.05 公分來作為計算物體重量的依據,這樣秤上面的刻度才可以被定出來。

的確,你們回想一下,我們以前討論過,既然每次的測量都有誤差,我們如果測量多次之後取其平均值,就可以視其為平均結果,來取代原來的測量結果,這樣我們在後續的計算與測量上才有一個「值」可以用。

在這個實驗上,一開始 A 組測量的時候,發生有兩個同學對於彼此測量的結果有些爭議,之後我請他們決定一個同學負責測量,各位覺得這樣好不好?

D:應該都可以吧!誰看都有誤差,所以誰看都可以。

既然如此,可以輪流看嗎?

C:好像不好喔,因為每個人看的角度不同,如果輪流看,反而會使每次的誤差變大,應該是固定比較好。

另外, B 組同學,在第一次測量之後,又重新做了第二次的實驗,而且修正了幾個數據,請問你們為什麼覺得第二次的測定比第一次測量準?

嗯,就感覺第二次比較準勒,我也說不上來。

是的,有時候我們的測量過程中,會因為一開始不熟悉,所以測量的誤差也會比較大,多重複實驗幾次,是修正誤差的好方法,有時候也確實因為經驗比較豐富,所以測量的誤差也可以縮小,但是最怕的是由比較前後的數據關係所作的數據修正,因為這樣反而會失去數據的客觀性。

綜合這次虎克定律的實驗結果,我們除了知道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係,我們也對測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