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

水中火把

看過電影沒,主角在水中『蹭』的一聲點起了火把,也照亮了附近的景物!
沒想到我也有機會嘗試製作這樣的玩意!

那天同學 Eric 打電話給我,說有一個蠻棘手的任務,希望聽聽我的意見,原來宜蘭商業會準備籌備一場盛大的活動,需要從水中引火,因此要想想看有沒有辦法!
根據過去的工作經驗,要讓火在水中燃燒,其實也並不困難,不過就是用一些鎂粉、過氯酸鉀、草酸鍶混合,重點是在還沒有點燃的時候,這個火把必須能夠『防水』,因為目標位置是水下10到20公尺的地方。
或許有些人還沒什麼感覺,如果以水下20公尺的地方來計算,那就是三大氣壓的壓力,這樣的壓力說來也不算小,一般的防水結構是撐不住的,更重要的是我們只有二天的時間可以設計與製作雛型。
首先我先設定好以電點火的方式作為火把的啟動方式,因為結構比機械式的簡單,相對來說氣密也比較容易製作,關於整體結構的設計,我主要是以不鏽鋼管為主體,電池點火的部份則計畫由目前坊間常見的4.5V的LED燈的電池與開關替代,如此都不用再自行加工,而

但是執行的部份SK比我有經驗,所以還是要去和他討論過,基本上他也同意這樣的結構設計;至於火把部分的製作,經驗上MD的經驗更好,所以當然必須邀請他來協助,於是我們就組成了臭皮匠三人組了,接著就開始進行製作了!

由於時間緊迫,我先到宜蘭的化工原料店訂購一些鎂粉、過氯酸鉀、草酸鍶、硝酸鋇等材料,然後買了一些6分的不鏽鋼管,接著是簡易型的LED手電筒、塑鋼土、膠帶等等,喔,對了,關於電點火的部份,我們還是需要一些火工的零件:電點火頭,這部分剛好委託單位他們也有準備施放煙火,所以能提供一些小煙火來拆,好利用其中的電點火頭。

總算零件材料備齊,我們先做了一支小型的火把,測試點火功能還有在水中作用的狀況,結果堪稱滿意,於是我們再試製二支,借用SG他們家的水池進行實驗,結果也還不錯,由於時間、材料有限,我們就將剩餘材料做了五支,準備提供活動主辦單位測試。



製作過程,MD主要負責火把的藥劑部分,SG負責將買來的零件修改成我們要用的樣子,然後我負責組裝,真的有一點像是家庭手工,


我們的第一批作品,主辦單位因為正是活動前的天氣都不好,所以也都沒有真的去測試,所以就直接到了活動的那一天,很遺憾的是沒有成功,我觀察的情形是我們填裝的點火葯威力太強,加上擔心進水的緣故,火把的出火口塞的特別緊,於是點火的時候產生類似『爆轟』的現象,所以火苗產生的速度快到沒有辦法將火把的藥劑引燃。

接下來又是要修改,主辦單位仍只能給大約是三天的時間,我們檢討主要的原因在於點火要太強、塞太緊,而MD建議將紅光改成綠光,因為根據反應的狀況,綠光會有比較多的氣體,所以更可以將水排開,另外SG建議將管徑加大,因為加大的管徑可以避免藥劑殘渣可能的堵塞現象,另外到水底點火的朱教練反映開關的切放不容易,所以我們捨棄原先手電筒的壓縮式開關,改用指撥開關。

經過上次的失敗,我們決定多試一些,試到我們覺得萬無一失的時候,我們才開始『生產』,我們還是做了五支,朱教練不放心的又先到他在頭城朋友家的游泳池中試了一支,最後只剩下四支。

最後朱教練錢到水中實際引火的結果,總共成功了三支,失敗一支,狀況還是不錯的,只是主辦單位最後還是沒有將這段影片放到活動剪影之中,有些可惜,但是我們證明了我們也是作得到的,不是嗎!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