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

科學魔術 - 共振現象

魔術師拿著一個簡單的裝置,一根木棒,繫著兩條細線,尾段分別綁著一個重物,就像是兩個擺線長度不一的單擺,垂在一根木棒中間。

魔術師宣稱他可以用精神力,使其中一個單擺擺動起來,接著他注視著那個目標單擺,果然,單擺在他的注視下,逐漸擺動起來,而且越擺越大,另一個單擺則是微微的晃動,似乎不受擺動的單擺影響。

接著魔術師將單擺靜止下來,然後宣稱將使另個單擺開始擺動,果然,在他的注視之下,原先沒什麼擺動的單擺,開始擺動起來,而另個則是微微擺動。

難道這個魔術師真的用「精神力」使單擺擺動嗎?

其實這只是運用了「共振」的原理。

那什麼是共振?簡單的說,假設一個系統,它的自然振動頻率是 f ,這時候如果有一個力,以相同的頻率對它施力,那麼即使這個力再小,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個系統逐漸被振動起來。

什麼?聽不懂?

是的,這裡放了幾個專有名詞,所以對這些名詞如果不熟悉的話,上面這段話也就沒有意義。

首先我們先解釋「頻率」,頻率就是一個單位時間,物體運動方式重複的次數,例如,將右手快速的來回擺動,再將左手緩慢的來回擺動,然後問問同學,可以體會這樣不同頻率的振動嗎?大部分的同學透過這樣的簡單示範,就可以理解頻率的意義。

接著我們拿兩個擺長不同的單擺,讓他們分別擺動起來,然後觀察它的擺動頻率,誰的「擺動頻率」比較高(快)呢?在剛剛的示範之後,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理解,擺動頻率的快慢代表什麼意思,也知道擺繩較短的,擺動頻率比較高。

在剛剛的單擺觀察中,單擺的系統中,擺繩長短決定了這個系統的自然振動頻率,而這自然頻率就像是這個鞦韆的特性一樣。

回到上面說的共振現象,當系統受到一個與自己的自然頻率相同的力作用時,這個系統就會對這個力產生明顯的回應,就像是盪鞦韆一樣,鞦韆的長度,也決定了鞦韆擺動的自然頻率,所以只要我們順著這個系統的自然頻率,例如擺動的同時,輕輕搖晃雙腳,當鞦韆往前運動時給,雙腳也往前舉,當鞦韆向後時,雙腳也同時收回,如此就是用雙腳給予鞦韆一個與自然頻率相同的力,慢慢地鞦韆就可以越盪越高,這就是共振。

在這個魔術中,兩個長度不同的單擺,就具有不同的自然頻率,我們只要盯著某個單擺,看著它的擺動方式,依著它的擺動頻率,輕輕的晃動手,即使晃動的力量再小,我們還是可以讓那個單擺產生共振效果,使它的擺動幅度變大,而另一個單擺,則是因為擺動的頻率不同,我們的晃動對它就沒有效果。

下次再看到奇怪有趣的事情時,仔細想想,說不定它也是另一科學原理的運用而已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