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許多電影與探討中,我們知道大部分的投石器並非利用『橡皮筋』的彈力預置的結構,因為古時候可是沒有橡皮筋這類的東西阿。
那該如何使石頭丟出去?簡單的說,就是靠重力的轉換,使一個重槌的位能進行轉換,進而使待拋物由靜止狀態獲得動能。
根據研究,投石器又可以分成兩種,一種以『卡住』的方式,使投擲臂上的石頭承勺會被一個檔樑擋住,並使石頭以一個切線的方式投擲出去,如下圖:
由上圖來解釋,投擲臂由位置1開始運動,通過位置2,再抵達位置3,由此可知在位置1時,石頭呈現靜止的狀態,但是卻即將在重槌試放之後,承受近乎最大的加速度(應該是水平位置最大),等到石頭位置移到位置3時,石頭具有最大的速度,而相對的加速度則是趨近於0。
這時候如果我們將投擲臂擋住(綠色的部份),則我們可以發現石頭以近乎水平的角度投出去,當然,這樣的投擲方式可以使石頭具有最大的動能,也就是破壞力最強的情形,但是因為石頭的拋頭角度近乎平行於地面,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它的投擲距離是相當有限的,這種投石器最大的功能不是攻城,而是攻擊近距離的傘兵部隊。
另一種結構完全靠投擲臂以甩的方式,將石頭甩出去,整個解構上並沒有檔的橫樑,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控制石頭甩出去的角度,示意圖如下:
有看過叛將風雲【The Last Castle】或是上幾篇所提到的『人體投石器』的朋友應該有印象,這一種投石器的石頭,一開始是以一張類似布的結構,鉤在投擲臂的尾端,等到投擲臂轉到一個適當的角度時,這張布會自然的脫鉤,使那個石頭自然的往前甩出去,曾經看過 Discovery 的節目介紹過,英國有一個貴族特別製作一個完全相同尺寸大小的投石器,結果竟然可以將一部汽車甩到近100公尺以上的距離,當然這裡最重要的還是能量轉換的計算方式了,這部份下回再講囉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