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

原子結構與座標軸

課程中,與大小孩再一次談到原子的結構。

當然,對高中生來說,內容就不會只是原子核、電子這樣的單純,我們要談談電子的能階,電子的運動等等。

當然,電子的存在,從早期的「與質子平均分配在物質存在的空間中」到「以固定的軌跡繞著質子成類行星運動」到目前的「自由移動而在質子周圍形成一片電子雲」,但是,這會不會這個電子雲的想法,也只是假說而已。

我們不能預測電子的軌跡嗎?

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首先要想,這個預測有沒有辦法被證實?其次是這個預測如何能夠有效的說明自己的預測?

在學說要被驗證的前提是,他必須能夠被實驗證實,但是目前的任何測量或是觀測設備,都無法在不影響被測量的物質下進行,這也就是有名的「測不準原理」,例如,我們想要觀察物質表面的原子排列,我們可以用電子顯微鏡去觀察,問題是這個顯微鏡的觀察,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「用看的」,實際上比較像是瞎子摸象般的「用摸的」,而這個用原子去摸另一個原子的測量過程,其實就有著許多的干擾,最後我們所得到的結果,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結果。

再者,這個電子軌跡預測的想法,如何給定一個有效的「參考座標」?就像我們要描述一個通往台北的道路一般,我們必須要地理上可以參考的座標,但是要對一個原子外圍的電子,進行進一步的軌跡描述,我們可以找到位置上的參考座標嗎?

因此,我認為去確認電子的軌跡,在現階段有困難且意義性不大,但是量子力學卻可以給我們一個機率性,讓我們知道出現在原子核外側多少距離的機率有多高,而這部份的運用則也還沒有很明確運用之道,或許在不久的未來,隨著對原子結構更多的認識,或許我們有機會利用這些知識,未人類的生活做出更多的貢獻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