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15日 星期日

上字幕

 為自己的影片上字幕其實是有助於看影片的人理解影片的內容,畢竟大部分的時候,我們沒有很好的設備來協助我們做好收音的效果,因此環境聲音對於影片的影響很大,也進而降低影片呈現的效果,這時候字幕就是最好的幫手。

在英文的對話,Youtube很貼心的可以自動上字幕,他們可以根據影片的英文對話,自動產生字幕,但是中文到目前還不行,這部分也是讓我有一點困擾。

幸好還是有大神願意解決這樣的問題,以下是「電腦玩物」中介紹的一個新軟體(pyTranscriber),我測試過來不錯,大家可以試用看看。

pyTranscriber 影片自動上字幕免費軟體!10分鐘搞定1小時影片

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

有趣的水螅

以前在生物課本中看到水螅的介紹,總覺得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生物,他行的是無性的出芽生殖, 課本上只有一張照片,就是一隻大水水螅身邊連著一隻小水螅,課本上還說他細細的觸鬚,會像水母一樣麻痺經過的小生物,然後再將小生物放到口器裡面去消化,這簡直是太神奇了。但是我從來沒有親眼看到水螅的樣子,網路上查到水螅其實在乾淨的小水溝裡面就可以找到,但是從我家小孩還小的時候,每次帶著他們去家裡附近的水溝撈蝦子的時候,我總是會順便看看是否有水螅的樣子,好不容易在半年前終於被我發現水螅的蹤影,雖然他是那麼的小,但是仔細觀察,還是可以看到他觸鬚的動作,沒幾天我也在它身邊發現了冒出芽的小水螅,甚至看到他捕食的樣子,只是他的觸鬚可以像水母一樣產生電流或是麻痺的效果,一直都沒有辦法有效的觀察到。

為了想觀察這樣的現象,我想學習應該養在有更多生物的環境,或許這樣比較容易觀察,於是我養了一缸小蝦還有孔雀魚,在試著把繁殖出來的水螅移進去,但是水螅每次被驚動之後總是說成一小團,移進水族箱之後就消失了,試了好幾次,好不容易在兩個禮拜前,我在一株水草的上面發現了一隻水螅,沒多久又發現的第二隻、第三隻,甚至也看見帶著小芽的水螅,真是有趣。

昨天有一隻小蝦往水螅的方向走過去,當他碰到水螅的那一霎那,咻的一下彈開,把我嚇了一跳,那不就是一隻小小的水螅嗎?怎麼有這麼大的威力?

今天有一隻比較大的螯蝦(大約3公分),站在水螅的旁邊,看了大約10分鐘之後,螯蝦又往水螅的方向走過去了,當他碰到水螅的瞬間,也是突然間的彈開,彈的距離更遠,這隻螯蝦彈開之後,感覺有些悻悻然的愣在那邊,然後默默的用他的第二對手,慢慢的刷著眼睛、蝦槍、觸鬚等等,好像真的是受傷了,在他刷了十幾秒之後,這隻螯蝦才又繼續覓食去了。

這就是電走螯蝦的水螅

進食的水螅

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

探索教育之密度實驗

怎麼跟孩子談密度的概念?

密度其實說起來似乎很抽象,但是其實又很實際,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會用到相關的觀念,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透過操作來體驗。

在一開始的時候,我們分享什麼物體在水裡面會沉下去或是浮起來?

孩子的第一個概念就是輕與重的想法,但是這其實還不夠具體,因為船很重但是也是會浮起來,而沙子很輕卻會沉到水底下,其實是「密度」。

密度從字面上的意義就是「緊密的程度」,實際上的狀況在物體受到「重力」的影響時,密度大的物體,在相同空間下,受到重力的影響也較大,所以容易向下沉。

這裡又回到比較抽象的概念,所以孩子其實不容易理解,所以我們用一個裝滿塑膠粒的罐子,當我們放進金屬做的螺帽在塑膠粒的表面後再搖晃罐子,我們可以發現螺帽慢慢的就沉下去了,同樣的,我們如果事先將一個木頭物品放在館子底部,在搖晃罐子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發現木頭慢慢的浮出來。

這個實驗我們可以體會密度在一些顆粒碰撞之下的慢動作效果,更真實的呈現浮沈之間的關係。

接著我們用染色的鹽水與淡水,來具體呈現密度大的鹽水會沉在密度小的淡水之下,無論是先放鹽水再放淡水,或是先放淡水再放鹽水,都可以達成同樣的結果,但是重點是要輕...輕...放。

所以這裡的操作不單單是密度的特性,同時也是考驗(或是培養)做科學的重要素質,耐心,的重要時刻,我們利用鹽水與淡水,來做成層層分明的「彩虹水」。

製作彩虹水的過程,異常安靜

這是失敗與挑戰的過程

專注!!!

專注!!!

專注!!!

專注!!!

專注!!!

專注!!!

還是專注!!!

實驗操作過程中,可以看到孩子的失敗、想放棄、又不願意放棄、求救、等等的狀態,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結果,老師的角色也非常重要,該幫或是不該幫,都要因時、因人而異,重點是要不斷的鼓勵孩子繼續挑戰,也要願意不斷嘗試,因為放棄永遠是最快的一條路,但是要再重新開始點燃嘗試的心,卻是難上加難,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確保孩子們願意嘗試。

這一批孩子真的很棒,他們沒有被挫折打敗,還願意不斷的嘗試,有些孩子懂得先降低目標,從六層彩虹水開始做,有些知道要找一個不容易被撞到的地方進行實驗,有些則是願意不斷的嘗試,有些孩子成功之後就願意挑戰更多層的,還有些孩子挑戰成功之後,想要休息一下,然後繼續挑戰。



努力的成果總是每好的

這些都是學習的面向,沒有什麼對或是錯,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需求,需要我們仔細去探尋與回應,到最後還是那一把尺,不要讓孩子失去學習的熱忱。

在密度實驗的驗收階段,我們用調製「夢幻漸層飲料」來當成目標,看看誰可以調出有趣又好喝的飲料。

準備的材料有蝶豆花水、菊花水、咖啡、黑松汽水(透明)、柳橙胡蘿菠汁、健酪、白開水、濃縮檸檬汁、糖水等等,這其中藍色的蝶豆花水碰到酸性會變成紫紅色,則是另一個顏色的區別。

調配中孩子慢慢又發現沒有滴管的協助,要慢慢的將兩種密度其實差沒有很多的液體,倒成兩層其實是有困難的,所以我提供一個3D列印的小流量吸管漏斗當成輔助,之後又用冰塊當成緩衝,兩人一組的調配過程,其實看到許多有趣的畫面,有些孩子失敗的很高興,因為可以喝飲料,有些則是一直在乎飲料種類,結果選到都是類似的顏色,導致分層不清楚,有些孩子調出好看的顏色,也發現真的好喝,也有些則調的太甜喝不下去。

這些過程可以看到當我們願意提供一個嘗試的機會時,孩子是可以大膽的嘗試的,而這也是我們應該要提供的學習方式,因為大膽嘗試之後,才有可能產生新的經驗與刺激,對於學習中的孩子來說,這些是寶貴的,比課本中那些「標準答案」還重要,因為未來他們所要面對的世界,其實都是充滿未知的,他們需要的就是嘗試的勇氣。

優雅而美麗的飲料

你覺得這樣好嗎?

來!再來一點紫色


我的飲料最好看、最香、最好喝了



每次實驗做完就是寫(畫)紀錄,寫紀錄的過程可以有再想一遍的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