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來之後我就想,雖然我們沒有這些『貴山山』的研磨設備,難道我們不能試試看嗎?
於是我們用3D先做出嵌模(Mounting)用的小杯子,然後倒一些沙子進去,因為擔心太多不容易磨到透光的程度,所以數量不用太多,接著先倒少量的樹脂進去,先跟沙子攪拌一下,避免樹脂無法滲透到沙子中間去,然後將浸透樹脂的沙子再盡量舖平,最後倒入乾淨的樹脂,填滿嵌模的 7 到 8 分左右,然後等樹脂硬化。
將硬化後的沙子模型,就用銼刀研磨。
研磨到沙子的時候,可以先觀察是不是可以透光,如果是,就可以進行觀察了。
可以看到研磨平整的這一面,有些沙子已經被磨平。
放到顯微靜下,我們就可以觀察到沙子的剖面。
這是利用手機顯微鏡看到的結果
這是利用手機顯微鏡看到的結果
接下來改用顯微鏡觀察看看,但是因為岩塊的模型有一點高,觀察的時候,就算用低倍率的物鏡還是沒法對焦,最後只好辛苦的再磨掉 3 mm 左右,才能剛好進入對焦的範圍。
從節理看來,這些沙子的主要成份應該是方解石。
圖片摘自「自然與人文」
以下是這次實驗的一些缺失處:
1. 黑色的沙子裝的有些厚,使得一開始樹脂與沙子混拌的不均勻,有些沒有黏好。
2.研磨不夠,沙子的還沒有辦法透光。
3. 樹脂有些老化,黏稠度太高,使得硬化過程,氣泡無法完全消除,影響透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