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豆花泡水之後顏色音樂呈現藍色,但是加入酸性物質之後,就會逐漸變成紫色到紅色,如果把他放到飲料裡面去,其實是挺有趣的。
課程中我們首先觀察蝶豆花與酸鹼指示劑的差別,我們先取一點酸鹼指示劑放在培養皿當中,然後加入小蘇打溶液,發現廣用指示劑的顏色變成了綠色,接下來我們聽話再取一點廣用指示劑,這次改用醋酸,它的顏色就變成了紅色。
同樣的我們觀察蝶豆花溶液,發現他對鹼性物質也就小蘇打溶液不太敏感,雖然顏色有一點點變成綠色,但是並不明顯,改用醋酸之後發現顏色變化的比較大,先從紫色慢慢的變得比較紅。
說明完顏色的變化之後,我們再來看看密度的影響,首先是加入果糖的效果,溶液如果有加果糖,它的密度會變大,也會在調配之後沉到液體下面。其次是溫度的變化,熱水的密度通常比較低,所以相同的溶液,熱水會浮在冷水的上面。
同學測試不同密度的分層效果
我們分成3種不同的挑戰,第一組是底層為紅紫色,中層為藍色,上層為透明;第二組則是底層為紅紫色,中層為透明,上層為藍色;第三組則是底層為藍色,中層為透明,上層為紅紫色。
接下來同學就需要思考,那一層需要酸一點、熱一點,那一層則是加多一些果糖,讓它密度大一點,調來調去,一不小心,到太用力之後,就又全部混在一起了。
最後大家都能夠有耐心的調出符合需求的飲料,雖然喝起來 有些古怪,但口味其實都還不差的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